第五十六章 内忧外患 (第2/2页)
于是,周族踏上了征战西部天下的征途。
首战犬戎,历经一年艰苦鏖战,终获全胜;
次年,乘胜追击,伐密须国,势如破竹;
第三年,黎国亦难逃覆灭之命运;
第四年,邘国亦成过往云烟。
随着这一场场战役的胜利,姬昌那些年幼的孩子们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,
成为周人军队中独当一面的统帅。
而姬昌,则以其超凡的通神之术与精妙的易卦占算,为前线将领提供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指导。
终于,在几年的精心准备与不懈努力下,周人迎来了对崇国的最终决战。
这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苦战役。
殷都城,少师府邸之内,三位老者围坐一堂,面容之上皆布满了愁云惨雾。
箕子首先开口,语气中满是忧虑:
“眼下王宫之中,可谓是一片乌烟瘴气。
这等局面,实在令人忧心忡忡啊!”
杜元铣闻言,也不禁长叹一声,语气中充满了懊悔:
“早知如此,当初便不该轻易涉足东夷之事,与那些羌人议和。
若非如此,或许也不致于演变成今日这般不可收拾之局。”
比干却微微摇头,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:
“此事岂能怪你?
谁又能料到,那东夷羌人中,竟会出了费中以及蜚廉、恶来这对禽兽不如的父子。
他们巧言令色,将大王蛊惑得是非不分,实乃我殷商之大不幸啊!”
杜元铣闻言,也是愤慨不已:
“大王如今重用费中,此人善于谀媚,贪图私利。
又任用蜚廉、恶来这对父子,他们擅长诋毁他人,品行不端。
如此下去,我殷商何以安宁?”
比干接口道:
“正是如此。大王最近愈发喜怒无常,不辨是非。
再加上这三人从中作梗,使得诸侯对大王愈发疏远。
令人气愤的是,那费氏一族,据说其祖先是‘鸟俗氏’,竟是‘鸟身人言’。
大王对此感到亲切,连底层的族人也对他们颇有好感,这真是没天理了!”
箕子却悠悠地道:
“大王并非是非不分。
只是我等劝谏之言过于忠直,逆耳难听,大王不愿听取罢了。”
言罢,两人皆是缓缓点头,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。
箕子沉重地继续说道:
“大王与那妲己沉溺于酒色之中,前几日更是在宫廷内连续数日纵酒狂欢。
以至于大王醒来后竟然不知当天的干支,忘记了时间的流逝,只得派人前来询问与我。”
他摇了摇头,感到无比的荒唐。
杜元铣也接着说道:
“如今西伯侯姬昌的势力日益壮大,已经先后攻灭了周围四五个小邦国。
近日又与崇国展开了交战。
随着,严寒不断,南迁事宜也迫在眉睫,然而却遭到了南蛮羌人的强烈抵抗,举步维艰。
我向大王禀报了此事,希望他能够重视起来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模仿着帝辛的神情,醉醺醺地说道:
“‘孤生不有命在天乎?’
这就是大王的回复。”
两人闻言,再次摇头叹气,大厅内陷入了长久的寂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