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 王政君的忧虑 (第2/2页)
另一方面是,希望寄托在未来太子刘骜身上,那是她在深宫中的唯一支柱。
可是就在方才,一件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惊雷一般,让她心中充满了无尽恐慌。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若非兄长王凤身居卫尉、侍中之职,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这些事情,她或许还被蒙在鼓里,一无所知。
就在刚才,汉元帝在大殿内设宴款待群臣,歌舞升平,乐声悠扬。
群妃们穿着华丽的衣裳,翩翩起舞,如同仙子降临人间。
汉元帝看到兴起,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走下高高的丹墀,来到大殿中央那排列整齐的十余面鼓前。
他拿起鼓槌,有节奏地敲击起来,仿佛要将内心的喜悦与豪情都倾注在这鼓声之中。
两旁的乐师见状,立刻吹响胡笳,与鼓声交织成一首激昂雄壮的曲子。
乐声慷慨激昂,如同万马奔腾,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,震撼人心。
最后一声弦音如裂帛的巨响,乐曲戛然而止,大殿上下顿时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。
汉元帝轻轻拭去额头上的细汗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高声道:“真是过瘾,太过瘾了!若不亲眼目睹帝都的壮阔,怎能知晓天子的尊贵。
若不亲身感受杀伐之乐,又如何能保卫这大好河山?
朕虽身患疾病,时常感到身体不适,但在礼乐教化方面,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!”
说完,他目光掠过侍立在御座旁的太子刘骜,见他神情呆滞,若有所思。
便招手示意他过来,“你每日在书房苦读圣人之书,应当明白圣人以礼乐治理国家的良苦用心。
来,你试着模仿朕,演奏一番击鼙鼓!”
然而,对于方才的击鼓奏乐,刘骜却并未放在心上。
目光一直游离在几个妃嫔的容颜与身姿之间,此刻仍未完全回过神来。
稀里糊涂地应了一声:
“儿臣不敢,儿臣只是……只是多看了她们几眼。
儿臣知错了。”
听到他这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,众妃嫔与太监们忍不住捂嘴偷笑。
汉元帝顿时火冒三丈,将鼓槌狠狠地摔在地上,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乱响。
“你每天读的究竟是什么贤书?
到头来武不精、文不就,连最基本的非礼勿视都不懂!
你……你,唉,真是可惜了朕,治国安邦竟然后继无人!”
由于长期疏远王政君,汉元帝对刘骜本就横竖看不惯,只是碍于祖宗规矩才未废他的太子之位。
如今当众出丑,汉元帝涨红了脸,不分青红皂白地信口乱嚷。
就在这时,一个细微的声音在身旁响起:
“父皇息怒,儿臣愿意献丑,以博父皇一笑!”
汉元帝扭头一看,原来是刘康。
刘康拾起鼓槌,先轻敲几下正中的大鼓,找准了节奏,然后右手一挥,示意乐师们开始演奏。
笙管胡笳齐鸣,伴奏声中,刘康挺身挪步,一板一眼地击鼓成曲,仍是那首激昂的曲子。
虽然他力道稍小,但气势却磅礴澎湃,斗志不减。
四周顿时响起了一片叫好称赞之声。
刘骜跪在旁边,孤零零地更显尴尬。
一曲终了,刘康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汗珠,跪拜在阶前禀奏:
“儿臣班门弄斧,如有不敬之处,望父皇恕罪!”
汉元帝刚在御座上坐稳,又立刻站了起来。
招手示意刘康近前,用袖子替他擦去汗水,脸上满是惊喜与和气:
“好,好!康儿聪慧过人,又勤奋上进,朕甚是欣慰。
看来,我大汉江山并非后继乏人。
这下朕放心了,从今往后,你就侍立在朕的旁侧,多学习些治国安邦的见识。”
众人见皇上转怒为喜,纷纷附和着夸赞刘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