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成帝的选择 (第2/2页)
“夫君,你看看这长安城里,比你地位尊贵的人比比皆是,但论才情与骨气,却无人能及你。
你应当振作起来,奋发图强,何必在此自怨自艾呢?”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王章听着妻子的话,眼中闪过坚定,握紧妻子的手,感动道:
“你说得对,我不能就此放弃。
我要为了我们的未来,为了这世间的正义,努力奋斗。”
后来确实凭借着不懈的努力,终于步入了仕途。
汉元帝时期,他敢于直面弄权的宦官石显,尽管因此遭受免官之厄,但他的正直与勇敢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。
汉成帝即位后,王章得以复起,并被王凤推荐担任了京兆尹这一要职。
然而,王章并未因此感激王凤,反而在担任京兆尹后,更加坚定地秉持自己的原则。
这天,王章在家中奋笔疾书,准备给汉成帝上书。
妻子见状,担忧地问道:“夫君,你在写什么?
难道又要惹是生非吗?”
王章停下笔,看着妻子,认真地说道:
“我身为臣子,有责任向陛下陈述事实。
王凤弄权,导致灾异频发,我岂能坐视不管?”
妻子听后,泪流满面,拉着王章的手,恳求道:“夫君,你要三思啊!
我们历经艰辛才走到今天。
你若是再惹怒王凤,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?”
王章轻轻一笑,握住妻子的手,“夫人放心,我自有分寸。
为了国家,为了我们的未来,我必须这么做。”
次日,王章将奏折呈给了皇上。
成帝初见此奏折,心中一惊,但随后便静下心来细读。
“如今的天下百姓,只知有王凤,而不知有皇上。
王凤之权势,已至篡位之边缘,若再任其发展,恐将酿成大祸。
请皇上火速作出决断,罢免王凤一切官职,消除这天大的隐患……”
成帝读罢,沉默良久,“此人也确实大胆,敢评说大司马!”
然而,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之后,又觉得王章所言并非空穴来风。
心中本就对王商之死和定陶王被迫回国感到愧疚,现在更是五味杂陈。
再想想王凤及王家人近年来的所作所为,确实比自己这个皇帝还要享受得多。
人心难测啊!虽说是亲舅,但皇权自古便是血染而成。
倘若王凤真的起了篡位之心,自己不但保不住现在的享乐日子,恐怕连脑袋都要搬家!
几日后,成帝悄悄将王章召进宫内。二人坐在密室中,共商罢免王凤的大计。
“王章,事成之后你可有推荐继任人选。”成帝神色凝重地问道。
王章毫不犹豫地回道:“微臣推荐,时任琅邪太守的冯野王。(汉元帝冯昭仪的弟弟!)
冯野王虽为外戚,但名满天下。
他既是精通《诗经》的儒士,又是十八岁便出任县令的治才。
其政绩、声誉和政治素养,都远非王凤可比。
成帝点了点头,沉思片刻后说道:
“此事关系重大,我们必须谨慎行事。你有何良策?”
王章低头沉思片刻,抬头说道:“皇上,我们可以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。
在不透露出任何风声的情况下,上朝时当着满朝文武大员的面,宣布王凤的罪状,并发诏书罢免他。
这样一来,大家见王凤失了势,便不会再有人为他卖力了。”
成帝听后,觉得此计可行,便与王章商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。
然而,他们却未曾料到,隔墙有耳。
王音在后宫门外执勤站岗。
无意间听到了成帝与王章的对话,心中暗自窃喜,正愁没机会给堂哥邀功。
好不容易挨到换岗,顾不上回家,便直奔大司马府而去。
此时,王凤正与杜钦、王莽坐在前庭的纱窗下,闲聊品茶。
阳光洒落,照得人骨头缝里都暖洋洋的。